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于表面肌电图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的研究方法和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当中,乳房整形手术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在保乳手术当中应用乳房整形手术的患者共50例,对其,I盘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美容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无患者出现局部或者区域淋巴结肿瘤复发迹象;患者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2%(46/5O)。结论: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乳房整形技术进行保乳治疗,该手术方法有着安全高效的优点,手术之后患者乳房外形以及整体美容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焊接仪(HFWD)闭合动脉血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将6头西藏小型猪均随机分为HFWD组与超声刀组(HS组),全麻后分离裸化颈、股动脉,分别采用HFWD与HS闭合离断血管。比较两组血管闭合后的爆破压、闭合时间、闭合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及闭合处病理热损伤。结果:不区分血管管径大小时,HFWD组平均爆破压高于HS组(489.64 mm Hg vs.439.88 mm Hg,P0.05),当血管直径≤3 mm时,HFWD组与HS组爆破压无明显差异(593.40 mm Hg vs.572.48 mm Hg,P0.05),对于直径3~5 mm、5~7 mm的血管,HFWD组爆破压均大于HS组(457.02 mm Hg vs.404.32 mm Hg;418.51 mm Hg vs.342.84 mm Hg,均P0.05);无论血管直径大小,HFWD组闭合血管所需时间均少于超声刀(均P0.05)。HFWD组闭合处的平均最高温度低于HS组(65.91℃vs.105.25℃,P0.05);HFWD组闭合处血管壁胶原变性及血管平滑肌损伤程度轻于HS组。结论:HFWD闭合动脉血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人发角蛋白生物活性高、相容性好和可生物降解的优势,研究人发角蛋白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以人发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等方法制备角蛋白溶液,采用SDS-PAGE、粒径分析等对该材料的进行表征,研究材料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制备角蛋白的凝胶和可注射填充材料,对大鼠进行皮下注射植入实验,利用组织学等手段检测其植入效果.结果 SDS-PAGE和粒径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角蛋白分子量集中在30 KD、50 KD和65 KD左右,其总含量达到68.7%.皮下注射植入结果显示其可促进皮下肌肉纤维及毛细血管的增殖.结论 人发角蛋白具有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脑神经解剖学与脑区功能学的关联性,进一步挖掘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神经机制。 方法 采集15例健康对照组和19例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利用计算神经影像学计算个性化颅脑内部半球功能连接指标,采集治疗前后临床康复评分作统计相关分析。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卒中患者大脑半球功能连接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7, P<0.001);(2)病灶异常集中于补充运动区(P=0.02)和中央前回(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组中央前回中的功能连接值与康复评分量表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9,P=0.03)。 结论 皮质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运动区域的半球间功能连接减少,可作为临床诊断和康复评估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三大原发症状之一,在疾病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风险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负载状态下的脑电图特异性,本试验收集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9例健康受试者的脑电信号作为对照,基于小波变换提取各频段信号,计算非线性动力学及脑功能网络属性等特征,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将两类人群进行自动分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组受试者在认知负载状态下,Fp1和Fp2导联在α、β、θ、γ这4个频带的关联维数和样本熵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大脑额叶功能损伤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将非线性动力学与脑功能网络属性相结合作为分类器的输入特征,所得分类效果最优,其结果显示准确率为76.77%、敏感度为72.09%、特异性为80.36%。本研究结果表明,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和脑功能网络属性等特征,或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滤过膜包含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3层超微结构,其形态改变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滤过膜语义分割有助于病理医生识别和判断滤过膜细微的病理改变,为相关的病理诊断提供帮助。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超微病理图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灰度分辨率很低,传统的分割算法均只能对其中形态最简单的基底膜部分进行分割,分割精度也难以保证。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网络DeepLab-v3的肾小球滤过膜自动语义分割算法,应用空洞卷积扩大感受野,控制图像的特征分辨率,再通过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来获得多尺度的图像信息,最终将肾小球滤过膜的3个组成部分同时分割出来,并均能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本文通过对重要参数进行实验探究,使得平均分割准确度达到0.776,是目前效果相对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合用尿囊素铝片对司帕沙星(SPLX)片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寻找合用该二药时最佳给药方案。方法:将志愿者分成A、B、C、D4组,分别以不同给药方案给药。A组作为对照组,口服司帕沙星片400mg;B、C、D组分别给药尿囊素铝片400mg,B组志愿者在服用尿囊素铝片的同时服用司帕沙星片400mg;C组志愿者在服用尿囊素铝片前2h服用司帕沙星片400mg;D组志愿者在服用尿囊素铝片前4h服用司帕沙星片400mg。采用HPLC法测定其司帕沙星血药质量浓度,比较其生物利用度的不同。结果:B、C组的生物利用度明显低于A组(P〈0.01),D组的生物利用度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给药时间不同可严重影响司帕沙星片的生物利用度,最佳的服药方法应该是服用司帕沙星片后4h再服用尿囊素铝片。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为该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 AND protein chip,protein microarra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蛋白质,运动锻炼,运动医学”,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2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蛋白组学研究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后生命科学发展的大方向之一。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分离与鉴定、蛋白质功能的确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相互作用、各种疾病或疲劳标志物的筛选与疾病诊断、生物信息学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文章在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运动人体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蛋白质组学的建立以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逐步完善,对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未来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运动与人体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热点将集中于从运动营养蛋白质组学、反兴奋剂的蛋白质芯片技术、运动员机能评定的蛋白质芯片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SZ)为慢性精神疾病,常伴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MRI可用于观察SZ患者脑结构及功能异常,为识别精神障碍生物标记物提供重要支持。多项研究基于多模态MRI构建脑结构及功能网络,采用人脑连接组学分析方法,发现SZ脑复杂网络异常,如最短路径长度增大、聚类系数及网络效率下降、核心节点受损等,进一步支持SZ失连接假说。本文针对SZ脑结构及功能网络、多模态网络等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探讨SZ脑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及属性特异性的特点,讨论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